正规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app_实盘配资公司

正规配资平台
股票配资哪里有 东莞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毅峰:各镇街每年完成至少2条暗渠整治
发布日期:2025-04-25 21:25    点击次数:124

股票配资哪里有 东莞生态环境局局长胡毅峰:各镇街每年完成至少2条暗渠整治

2月26日-28日,2025年东莞两会举行。两会期间,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毅峰接受南都专访时透露,今年将在全面深化内河涌、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优先推进6条暗渠整治试点工程股票配资哪里有,同步推进各镇街(园区)每年完成不少于2条暗渠整治,配合推动全市小微水体整治及巡查管理,力争实现“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无黑臭。

去年东莞空气质量创监测新纪录

南都: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24年,东莞在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毅峰(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2024年,东莞市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逐年改善态势更加明显,取得“水巩固、气进步”的良好成效。

其中,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4年,全市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实现全面达标,其中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1.4%、达到省核定目标。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内河涌消劣比例稳定达到80%以上,24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53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此外,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推动实施全市首个EOD项目,加快实施建成区河涌、东江下游、寒溪河流域等水质提升及全市截污主干管网提质增效项目。2024年新建成污水管361公里,新增完成440个地块雨污分流改造。同时,美丽河湖建设初具成果。东莞在水质持续改善基础上积极打造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2024年评选出“三江六岸”滨江带、佛灵湖、穗丰年水道、燕岭湿地等第二批4个市级美丽河湖案例,生动展现东莞治水成果。

去年,东莞空气质量创监测新纪录。2024年,我们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和大气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2、同比改善3.8%,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3%、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优206天,同比增加41天,为进入“十四五”以来最好成绩。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PM2.5年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4.8%。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24年东莞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在168个重点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9、13位,在全国均处于靠前位置。

今年将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

南都:目前,东莞在空气质量治理方面还面临哪些难题?今年在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有何计划和目标?

胡毅峰:大气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经过近年来治理减排,东莞PM2.5、PM10、NO2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但臭氧浓度尚未进入稳定下降通道,空气质量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容易变化反弹,大气污染治理成效仍需持续巩固。

2025年,我们将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坚持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头防控,强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一是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治理减排,推动重点行业实施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开展常态化VOCs走航,扩展“码上莞理”活性炭更换智慧监管系统应用监测,落实废气收集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二是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重型柴油车整治行动,严格用车大户监管,加快淘汰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超标排放等问题。

三是加强生活面源精细化管理,强化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深化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露天焚烧等面源污染防治。

将力争实现“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无黑臭

南都:目前,东莞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还面临哪些难题?今年在提升水环境质量方面有何工作计划和目标?

胡毅峰:当前,我们水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某些污水收集系统管网破损或带“病”运行、雨污分流改造未全部完成、面源污染和河道保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用水高峰期和雨天溢流,影响河涌水质及整体环境。

2025年,我们将深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体系,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也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提供良好水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抓好东莞国家级更新示范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实施建成区河涌一期、二期、东江下游、寒溪河流域等5个市级统筹管网提质和水质提升项目及第3、4批次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谋划实施7个污水厂联调工程,以工程为核心系统性推动全市治水工作。

二是持续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围绕污水管网查漏补缺、雨污分流改造、错混接整改,优先推动污水收集率低于70%的镇街制定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目标与计划。优化污水管网委托运维模式,强化已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推动小区、村居范围排水设施的监管。

三是大力推动全域一体综合治理。在全面深化内河涌、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优先推进6条暗渠整治试点工程,同步推进各镇街(园区)每年完成不少于2条暗渠整治,配合推动全市小微水体整治及巡查管理,力争实现“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无黑臭。

四是长效推动日常管控措施。健全“问题发现交办-分类整改审查-核查成效销号”闭环机制,动态更新问题水体清单。结合河长制日常巡查,利用无人机、水质快检设备对水体开展随机抽查暗访。

五是推动水污染治理智慧化管理。逐步完善全市水体监测网络构建,优先开展市区四个街道智慧水污染治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实现水环境与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联动管理。

累计创建2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南都:2022年4月,珠三角9市全部被纳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年底,东莞“无废城市”建设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东莞“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如何?

胡毅峰:自2022年4月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我们通过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体系构建,按照“1+3+5+N”工作路径,推动东莞“无废城市”建设56项指标均达到阶段性目标,总体呈现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绿色转型成效突出,累计创建2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制造业绿色升级的“东莞样板”。

二是标准化建设全国领先,发布国内首个“无废工地”评价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无废工地管理规范》、东莞垃圾焚烧行业首个地方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精细化运营规范》,为行业管理提供“东莞方案”。

三是数字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并投用市固废污染防治综合管理平台、市工业固废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初步打造解决超大城市固废处置难题的“东莞样本”。

四是特色示范效应持续彰显,建立东莞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成功举办“无废”莞马、“无废会展”等活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业园区全链条固废管理无废模式入选全国首批9个“无废园区”典型案例,是全省该类别的唯一代表。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股票配资哪里有